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晶电Mini LED产品即将放量 苹果或包下相关产能,企业视界!

晶电Mini LED产品即将放量 苹果或包下相关产能,企业视界

时间:2025-09-08 00:03:52 来源:天涯咫尺网 作者:探索 阅读:915次

晶电近来受到传统出货旺季及贸易摩擦转单效应带动,晶电将放7、产产8月营收连续回升,品即预估9月表现仍稳,量苹整体第三季估优于上季。果或虽然贸易摩擦仍是包下第四季重大变量,不过,相关随着Mini LED放量成长,企业公司认为,视界2019年应该是晶电将放营运谷底,2020年可望复苏。产产

u=503824874,2924365296&fm=26&gp=0.jpg

  晶电表示,近期转单效应较明显的量苹应用是照明产品。不过经过公司这几年的果或调整,照明产品的包下营收比重已经从两年前40%降到目前大约20%,所以转单效应对于整体营收的影响并不大。其他应用产品的营收比重,包括:背光25%、显示屏幕20%、汽车10%、感测元件10%、其他15%。

  据悉,苹果Apple传明年iPad平板与MacBook笔电将首度导入新世代Mini LED技术,找上宝岛地区LED芯片龙头晶电供货,晶电相关产品已陆续通过认证,明年出货。由于一台iPad或MacBook各需使用约1万颗Mini LED,苹果需求量大,不排除包下晶电相关产能,确保供货无虞。

  对于相关传闻,晶电表示,积较开发Mini LED市场,但无法评论单一客户与订单。业界人士指出,现阶段苹果显示器技术仍多由三星、乐金显示器(LGD)等韩厂主要,近期新增京东方等中国大陆厂商,宝岛地区厂商势力相对薄弱。若晶电顺利供货明年iPad与MacBook的Mini LED,将打破目前苹果面板供应链由韩、日等厂商主要、独缺台厂的局面。

  据了解,晶电因在Mini LED领域起步早,技术相对优异,苹果一直对晶电的Mini LED抱持高度兴趣,去年宝岛智慧显示与触控展,便曾传出苹果特地派员来台密访晶电,洽谈新世代显示器合作的可能性,当时就直指是Mini LED或技术层次更高的Micro LED。

  业内人士透露,苹果这次找上晶电,主要为筹备明年高阶的iPad与顶规MacBook需要的Mini LED。这是苹果硬件首度搭载Mini LED,苹果非常重视,晶电因为4吋厂生产的Mini LED效能优异,获得青睐。

  由于一台平板或笔电各需使用约1万颗Mini LED,较传统约数十或上百颗LED的量高出数十甚至上百倍,传苹果已要求包下晶电产能并希望公司持续扩产,若合作顺利,不排除双方继续延伸合作至技术层次更高的Micro LED领域。

  业界分析,晶电是宝岛地区Mini LED指标厂商,已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小量生产Mini LED,且技术整合度强,今年4月加码认购高功率LED封装/模块厂葳天科技股权,集团Mini LED分工,以100%持股子公司元丰新科技负责晶电的Mini LED产品业务,包括供应链的整合到研发设计、打样试产,量产则交给葳天科技。

  展望2020年,晶电表示,Mini LED产品已经有越来越多客户在讨论商品化,预计2020年下半年应该会有比非常大的出货量。

  其中,Mini LED在背光的应用比重估计将高于显示屏幕应用。尤其高阶电视的分辨率从4K进展到8K(穿透率越来越低),且屏幕尺寸进一步放大,LED的用量越来越多,对于LED厂商来说是好事。

  另外,Mini LED用于汽车照明趋势也逐渐明显,但是原厂车用产品从设计到量产,需要两三年时间。AM市场的产品农业生产体系会较快上市。

  目前晶电集团旗下共有3家公司单独运作,未来目标是在三五族半导体均衡发展。其中,晶成半导体除了VCSEL以外,Tol已经在认证中,还引进了微波元件。

(责任编辑:休闲)

相关内容
  • 厦企组织员工为父母亲重拍婚纱照 定格“不老爱情”
  • 美国家庭装修风格解析
  • 纯碱市场早报,期货知识
  • 万余年前大象曾生活在信阳 息县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
  • 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玩家精美截图 女主潇洒大战Boss
  • 馬斯克喊特斯拉銷售成長20%至30%,盤後飆漲11%|天下雜誌
  • 红色预警意味什么?暴雨风险如何防范?这10条提醒关键时刻能救命
  • 关于举办《伟业计量LIMS实验室信息化系统》现场观摩会的通知
推荐内容
  • 温枢刚与哈电集团董事长黄伟会谈
  • 时尚潮饮,好喝又好玩!抢占儿童饮品市场,趣多星全国热卖中!
  • 惠城荔枝“甜炸”登场!速来采摘尝鲜
  • 信义玻璃再次入选《福布斯》2022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,企业新闻
  • 节能门窗进行节能的原理  门窗节能可采用哪些技术,行业资讯
  • Meta、微軟財報,史上最高資本支出,逼出AI成效?|天下雜誌